贡井竹编匠人传承技艺:收徒考“竹性”,蒙眼摸竹辨年龄,误差超三年不收

自贡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7-12 00:10:32 评论:0

贡井,位于四川省自贡市,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盐业文化,还有着悠久的竹编工艺。在这片土地上,竹编匠人们将竹子编织成精美的工艺品,传承着千年的技艺。而在这其中,有一位名叫李老的竹编匠人,他有一套独特的收徒标准,那就是考验“竹性”。

李老今年已过古稀之年,但他依然精神矍铄,手中的竹篾在他手中翻飞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。他收徒的标准非常严格,首先要考验的就是“竹性”。

“竹性”,顾名思义,就是指竹子的本质。在李老看来,一个优秀的竹编匠人,首先要对竹子有深厚的感情,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、质地特点,才能在编织过程中游刃有余。因此,他要求收徒的第一关就是蒙眼摸竹辨年龄。

每当有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,李老都会让他们蒙上眼睛,然后从一堆竹子中随机抽取一根,要求他们凭借手感来判断竹子的年龄。这个考验看似简单,实则充满了挑战。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受到气候、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匠人,也难以准确判断。

李老曾说过:“竹子就像人一样,有它的性格和脾气。只有真正了解它,才能驾驭它。”在他的教导下,学徒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辨别竹子的年龄,还要学会如何根据竹子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竹子进行编织。

在蒙眼摸竹辨年龄的考验中,如果学徒的误差超过三年,李老就不会收他为徒。他认为,这样的误差说明学徒对竹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,没有真正掌握“竹性”。而只有真正掌握了“竹性”,才能在竹编技艺上有所建树。

李老的这一收徒标准,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。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,使得贡井竹编工艺得以传承。在他的弟子中,不乏技艺高超的匠人,他们继承了李老的衣钵,将贡井竹编工艺发扬光大。

如今,贡井竹编工艺已成为自贡市的一张文化名片。而李老和他的弟子们,更是成为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守护者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将一根根普通的竹子,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技艺。

在李老的带领下,贡井竹编匠人们将继续传承这门技艺,让“竹性”这一独特的考核标准,成为竹编工艺传承的重要一环。而那些通过考验的学徒,也将成为新一代的竹编匠人,为这门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。

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,李老的收徒标准显得尤为珍贵。它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,更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。让我们期待,在李老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下,贡井竹编工艺能够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自贡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