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滩渔光互补产业园:创新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入8万

自贡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7-06 20:10:28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视,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模式——“渔光互补”在沿滩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。这种模式在水上光伏板下养鱼虾,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,还让当地贫困户实现了年收入8万的梦想。

沿滩渔光互补产业园位于我国某省沿滩地区,这里地势平坦,水资源丰富,非常适合发展渔业。然而,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受限于水面面积,难以满足当地农民的增收需求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当地政府和企业联合创新,打造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渔光互补产业园。

在渔光互补产业园,光伏板覆盖了水面,既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又为鱼虾提供了生长环境。光伏板下,养殖户们可以养殖各种鱼类和虾类,如草鱼、鲢鱼、鲤鱼、虾等。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密度,还降低了养殖成本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。

据了解,渔光互补产业园采用贫困户承包的方式,将光伏板下的水域承包给当地贫困户。贫困户只需负责日常的养殖管理,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。据统计,贫困户承包的水域年收入可达8万元,这对于当地贫困户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。

沿滩渔光互补产业园的成功,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:

1. 技术创新: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,提高了养殖效率,降低了养殖成本。

2. 模式创新:采用贫困户承包的方式,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园的受益者,实现了产业扶贫。

3. 政策支持:当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,为渔光互补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4. 产业链延伸:产业园不仅养殖鱼虾,还发展了渔业加工、销售、旅游等产业链,实现了产业多元化。

渔光互补产业园的成功,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总之,沿滩渔光互补产业园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,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这不仅是对绿色能源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,更是对扶贫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渔光互补产业园将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自贡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