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井竹编匠人传承秘籍:考“竹性”,蒙眼摸竹辨年龄,误差超三年不收徒

自贡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9-10 06:10:32 评论:0
贡井竹编匠人传承秘籍:考“竹性”,蒙眼摸竹辨年龄,误差超三年不收徒

贡井,位于四川省宜宾市,这里的人们以竹编工艺闻名遐迩。在这片竹海中,有一群匠人,他们以竹为生,以竹为魂,将一门独特的竹编技艺传承千年。他们挑选徒弟的标准独特而严格,那就是考验“竹性”。在这门技艺的传承中,有一项令人称奇的考核——蒙眼摸竹辨年龄,误差超过三年,便不收徒。

贡井竹编,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。这项技艺以竹为原料,经过选材、劈蔑、编织、上色、定型等工序,最终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。在这其中,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“辨竹”。贡井竹编匠人深知,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年龄都会影响其质地和韧性,因此,挑选合适的竹子至关重要。

为了传承这门技艺,贡井竹编匠人们制定了一套独特的收徒标准。其中,最为考验人的便是“考‘竹性’”。这项考核要求徒弟在蒙眼的状态下,仅凭手感判断竹子的年龄。这看似简单,实则充满了挑战。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受到气候、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不同年份的竹子手感差异微小,需要极高的技艺和经验。

贡井竹编匠人张师傅表示:“我们挑选徒弟,首先要看他们对竹子的热爱和执着。只有真正热爱这门技艺的人,才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。其次,我们要考验他们的‘竹性’。只有掌握了竹子的生长规律,才能在制作过程中游刃有余。”

在考核过程中,张师傅会将一根根竹子递给徒弟,让他们在蒙眼的状态下触摸。徒弟们需要凭借手感,判断竹子的年龄。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分钟,甚至数十分钟。而误差一旦超过三年,便被视为不合格,无法成为贡井竹编的传人。

这项考核不仅考验了徒弟们的技艺,更考验了他们的耐心和毅力。许多徒弟在考核过程中,因为无法准确判断竹子年龄而屡屡失败。然而,他们并没有放弃,而是不断总结经验,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。

经过多年的努力,贡井竹编的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。如今,这门独特的技艺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。他们怀揣着对竹编的热爱,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技艺,让贡井竹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总之,贡井竹编匠人收徒考“竹性”,蒙眼摸竹辨年龄,误差超三年不收徒,这一独特的考核标准,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,更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,这样的考核标准显得尤为珍贵。让我们为这些坚守传统、传承技艺的匠人们点赞,期待贡井竹编在未来的日子里,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推荐文章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自贡新闻网